【青岛讯】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浪潮的背景下,2024年青岛的机器视觉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11月1日,2024(第二届)智能制造与机器视觉产业技术交流会在青岛举行,亮点频现的讨论为未来的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。这一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的各类专家,一同探讨如何利用AI技术,特别是机器视觉,促进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。
AI技术的发展从基础算法到如今的大模型、大数据、算力基础上不断演进,2024年被誉为人工智能的“元年”。机器视觉,作为AI在工业领域的重要应用,正在为制造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。机器视觉使用高精度的摄像头和智能算法,模拟人类视觉,进行物体识别、缺陷检验测试和质量控制,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
青岛,作为山东省工业重镇,正在积极布局机器视觉产业。近年来,青岛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。该中心致力于连接产业链上下游,通过提供技术验证、研究合作等服务,推动青岛及周边地区相关企业的升级转型。截至目前,中心已经连接了超过500家专精特新的企业,开展了多项方案验证,且许多项目均已成功落地。
这一切努力都源于制造业对智慧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转型的迫切需求。以家电生产为例,传统人工检测不仅降低了效率,也存在质量控制的漏洞。借助于机器视觉,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高标准的自动化视觉检测,从而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此次交流会上,不仅有机器视觉技术的实地展示,还有针对行业应用的深度讨论。其中,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还启动了一项生态合作招募计划,旨在聚集更多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资源,加快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场景的商业化应用。
与此同时,人才教育培训也是本次交流会的重要话题之一。机器视觉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,青岛积极探索“产教融合”的新模式,推出“卓越工程师计划”,培养具备实践经验的高端技术人才。这一计划已吸引多所高校的参与,为学生提供项目实战机会,使他们在探索未来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更具竞争力。
青岛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是对自身制造业的推动,更是对当地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助力。未来,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,预计将会在消费电子、汽车制造、光伏等多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。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,到2025年,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276亿元,中国市场规模将增至469亿元。
在实现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中,青岛将继续发挥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,推动AI与传统制造的深层次地融合。通过机器视觉等技术,青岛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制造水平,还能够为全国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区建设提供有益经验。
在这场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变革中,海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能力是成功的关键。AI的应用将推动更多行业的转型,正如机器视觉为制造业赋能的那样,未来的智能化之路,离不开更多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探索。作为行业从业者和观众,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,把握机遇,以便在未来的智能制造潮流中,立于领先地位。
青岛的实践正是启示,我们不仅要看到AI带来的便利,也要思考其背后潜藏的挑战与机遇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